阅读记录

《给始皇当外挂的那些年》

8. 梅月

《给始皇当外挂的那些年》小说免费阅读

卯时刚过,蒙毅就进了宫。

嬴政正负手立于巨幅舆图前,身姿挺拔如苍松。他静静地凝视着,仿佛世间的山川河流皆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
这位秦国的第六代君王,尽管年仅十八,周身却已隐隐显出几分王霸之气,叫人不敢小觑。

蒙毅悄然放缓脚步,走到嬴政身后,目光亦投向那幅舆图之上。他问道:“君上忧虑何事?”半晌过后,嬴政终于幽幽开口道:“卫国,是相邦的故国?”

“卫国濮阳人氏也。”蒙毅说完,深深地看了嬴政一眼。

秦王政似乎只是随口一问,他的指尖掠过舆图上魏国的方位,问道,“上将军那边,可有消息传来?”

“臣今日进宫,正是为了此事。”蒙毅说着,从袖中取出布书,恭敬地呈上,“此乃大父的家书,昨日才送到咸阳。”

嬴政接过布书展开一看,其中内容皆是蒙骜对家人的问候之语,他的目光很快落在了最关键的一句上——“不日将攻破酸枣,届时归家。”

他将布书重新折好,递还给了蒙毅,“不日就到正月了,你们祖孙也该好好团聚了。”

“只有拔下酸枣,令魏国那二十余城尽数成为秦国的囊中之物,大父才会‘慈眉善目’。不然,我与兄长,便成了家里最碍眼的东西。”

蒙毅将布书仔细地收入怀中,目光转而落在嬴政的脸上,关切地问道:“君上似乎一夜未眠?”

嬴政没有回答他的话,反是问道:“蒙毅,你可曾听闻这世间有人,即便历经九载春秋,容颜竟丝毫不改?”

蒙毅轻叹一声,摇头道:“除非此人乃精怪所化,否则绝无可能!”

嬴政低头看向自己右手手背。同样的位置,阿桑有一道伤疤。虽不甚显眼,却是真实存在的。以前每每看到那道伤疤,嬴政内心便会涌起无尽的愧疚。

若非情急之下为他挡下那一刀,她绝不会受伤,更不会留下那道丑陋的疤痕。但是阿桑从未因它而感到不快。她甚至还笑称自己亏了,说这道疤值得载入史册。

可是那日他趁着递银勺的间隙,不动声色地瞥向她的手背,却并没有发现任何伤疤。更让他不安的是,即便伤疤可以被巧妙遮掩,可她又为何辨不出她自己亲手晾晒的茶叶?

嬴政凝视着舆图上的“邯郸”二字,陷入了回忆:“归秦的前夜,她指着枝头上的一只小鸟,对彼时那个懦弱的嬴政说,阿政,从今天开始,你便要如同这飞鸟一般,彻底挣脱旧巢的羁绊,将往日种种皆忘掉吧,不要回头看,坚定地往前走!”

他的声音渐渐低沉,却难掩其中微微的颤抖,“寡人听话,一直往前走着。可是寡人又总是无法自控地频频回首,妄图在回忆里再见见她。”

蒙毅深知这是嬴政心底无法愈合的伤痕,多年来,他从未贸然相劝。此刻,他仍像往昔那般,伸手在他的肩上轻拍几下,丝毫没有顾及所谓的君臣礼数。

“君上,若她不是她,还不如就让她留在那场大火之中。”蒙毅低声劝道。

“不!”嬴政转过身来,目光中透着执拗与笃定,“寡人已经得到了答案,她就是她。纵使她不记得邯郸,不记得寡人。那样大胆的行事,也只有她是如此。”

蒙毅忽地忆起一事,忙道:“前日,臣与太医令相约饮酒,攸宁也在。其间,攸宁向臣讲起了宫中的一桩趣闻。”他刻意顿了顿,“此‘昭昭’,便是君上心中挂念的‘阿桑’罢。”

并非询问,而是定论。

嬴政微微颔首,“正是。”

“果真是大胆之人!她如今是宫奴之身,如此行事,难道就不怕因此触怒长安君吗?”

“这便是她,”嬴政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笑意,“在她眼里,什么高门望族,都远不及山间的明月。这天,这地,这万物,无一不是至珍至贵。哪怕是出身最为低微的奴隶,她也从未有半分轻贱之心,反而是敬仰他们以如此弱小之躯谋生于这个世道。”

当初于水榭之中见到她的容貌,他心中还尚存几分怀疑。然此后脑海中辗转反侧的,皆是她肩上的伤如何了。所以他悄悄送去药膏,藏在她的枕下。直至墨玉前来禀报“昭昭”之事,他才终于确信,她便是她,无疑矣。

蒙毅闻之,惊叹连连,“如此之女子,倒是令臣想起另一人来。”

“何人?”

“玄女山主!”

嬴政脸上的笑意渐渐蔓延开来,“寡人今日要与卿说桩奇事。只是这桩事,可不能让外人知晓!”

蒙毅分明看见他的眼眸中颇有炫耀之色,这般少年气的神情,在嬴政的身上实属难得一见。

蒙毅豁然反应过来:“莫非……莫非此二人实为……”见嬴政点点头,手往自己额头上一拍,“臣先前还一直为她担忧呢,生怕长安君会对她加以刁难。既然她就是那位传闻中的‘玄女山主’,臣的担忧就纯属于多余了。”

他的想法是有凭有据的。他的大父,数十万大军的统帅蒙骜,那是何等威名赫赫,竟也在玄女山栽了跟头。这狐假虎威的长安君又怎值得一提呢!

大父曾言,那并非屈辱,而是遗憾。当时,那山主明明已近在咫尺,众人眼瞅着便能将她擒获,谁料突然间云雾弥漫,待雾气消散之后,玄女山主却已踪迹全无。

大父原本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,可经此一役,也不免生出几分敬畏之心。

嬴政道:“她如今被那宫人的病情绊住了脚,待她何时得闲,寡人倒要看看,这宫中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。”

“长安君那乖张的性子,也确实该有人好好治治了。”蒙毅一幅等待看好戏的模样。

嬴政的眼底骤然转暗,“纵使寡人当真昏聩无能,这大秦的江山,也断不会落入此等庸人之手。”待那冷冽之色渐渐消散,他转而问道,“你一路行来,可曾留意今年的梅花开得如何?”

“倒是比往年开得更盛。”蒙毅道,“君上怎么忽然想起问这个?”

“听闻成蟜最近陶醉于赏梅,又是作画,又是作诗。寡人却还未曾得空好好观赏今年的梅景呢。”

日落之后,长庚星在碎裂的云层中闪烁着。太医署到了下值的时间,桑语与夏攸宁告别之后,宦者令巽羽便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,微微躬身道:“君上有请。”

桑语被吓了一跳,疑惑地看向对方,“君上找我?所为何事?”

“随臣前去,到了便知。”巽羽简洁地回答道。他手中提着一盏灯笼,为她引路。二人穿过一道回廊,往南行去。沿着一片湖转过来,一阵清幽的梅花香气扑鼻而来,瞬间将桑语的注意力吸引过去。

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梅林,艳丽的红梅在银色月光的映照下静静绽放,悬挂在树枝间的宫灯泛出朦胧的光亮,将整个梅林点缀得如梦

似幻,宛若人间仙境。

巽羽停下了脚步,将灯笼递与桑语,“君上在梅林里等着您。”

桑语接过灯笼,道了声谢,踩着夜色走入梅林深处。

透过一簇簇密集的梅花间隙,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湖畔宫殿那模糊不清的轮廓,宛如一幅清冷的国画。

桑语只是倍感惊艳地看了一眼,并没有为之驻足。她朝前走去,终于,在最大的一株梅花树下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。

蛾眉般的下弦月,在浮云掩映下,忽隐忽现。玄色的身影,随着月光变幻,或明或暗。

桑语不愿打破这份静谧,她停下了脚步,没有发出任何声响。

“你来了!”嬴政缓缓转过身,目光穿透夜色,“不知山主是否喜欢梅花?”

桑语点头,“寒梅傲骨,谁人不喜欢呢?”

嬴政轻轻笑了笑,“在山主的眼中,咸阳城的梅花是否与别处的梅花有所不同?”

桑语仰起头,目光落在枝头的红梅上。红梅娇艳欲滴,花瓣上还盛着薄薄的落雪。

“咸阳城的梅花很美,月亮也很好看。”桑语依旧仰着头,微笑着回答道,“它们与我在玄女山中所见到的梅花明月,不一样。”

与在现代的西安城中所见的,也不一样。

嬴政望见她的侧脸,有斑驳花影落在她的眸中,盈盈笑意从她的眼角眉梢漾了开来。风经过时,些许花瓣飘落,她小心地抬手,让它们在她的手心停留。

嬴政仍然没有收回目光,“看来,寡人误解了山主。”

桑语闻言,抬眼看他一眼,“君上是不是以为,我是个俗人,只喜欢打打杀杀,不懂鲜花,亦不喜明月?”

“在我看来,鲜花与利刃,是可以共存的。利刃出鞘时,斩的是荆棘而非花信。鲜花想要毫无顾忌地绽放,则需要利刃为它抵御风雨。”她说着,轻轻移转眸光,望向高悬天际的那轮明月,“至于这亘古明月,任尘世如何沧海桑田、风云变幻,它始终高悬,默默俯瞰着人世间所有的秘密和丑陋。它却永远洁白无瑕。鲜花与明月,美好如斯,我自然爱它。”

嬴政静静听着那些话,内心却翻涌不已。她的这些说辞,竟与九年前别无二致。岁月流转,她从未改变。无论相貌容颜,还是她的心。只是唯独忘记了……他。

月色朦胧,树影迷离。桑语忽然感到一丝凉意袭来,不禁身子颤抖了一下。嬴政见状,下意识地伸手抚上自己身上的外衣,忽然意识到如今与她之间的隔阂,终究还是垂下了胳膊。

“此处离寡人的宫室不远,山主若是不嫌,不妨移步前往。”

“不必……”桑语正欲婉拒,却突然改变了主意,“既然如此,那便继续叨扰君上了。”

嬴政微微颔首,示意桑语先行。他落后半步,与桑语并肩而行,两人穿过梅林,即将踏出这片花海时,嬴政忽然止住脚步,说道:“山主若是喜欢梅花,不妨折一枝回去。”

桑语摇摇头:“梅花离开了梅树,很快就会枯萎。看着花瓶里的枯花,反而会徒生愧疚。它们属于枝头,还是不要打扰它们为好。”

嬴政听罢,沉思片刻,笑道:“贵生之义,人是如此,梅花亦如是。桑山主,真乃寡人之师也!”

桑语心下有些纳闷,秦始皇这么谦逊的吗?为了不被折寿,她连忙拱拱手道:“不敢当!不敢当!”

(本章完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