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农家子的逆袭(科举)》
《农家子的逆袭(科举)》小说免费阅读
科举之路,殊为不易。但也可以说是会者不难,难者不会。
越是前期,就越是分不出谁才是真正的神童,及冠以前考中童生或秀才的,个个都能博得神童名声。
因此林言从来不关心哪个是神童,只看送到他手上的文章。若是如他当年一样,真是人才,自会脱颖而出。
不过,他还真知道一个永宁县的神童。12岁,才刚过了县试,府试都还没过,县里人个个都说能中秀才,实在是……
林言看着下面的一个个号房,并不去看,只是批改公文。
府试和县试一样,都会放头牌,也都是巳时,也就是9-11点。
谈远早就写完了,但想着当时只有自己一人上前的情景,他打算忍着,和众人一起交卷。
哪知道刚刚放头牌,前后左右就都有动静了。他仔细一听,交卷的人还真不少。
于是谈远也端着卷子,目不斜视地出去,果然看到许多人从号房里出来,把卷子交给旁边的一个人。
中间的是应该是知府?谈远没看清,但感觉是个威严的中年人。这个收卷子的,大概是府学教授吧?
交完卷子回去收拾考篮,一起被放出去。谈远回了客栈,还能吃上热乎的午饭。
谈建一直在客栈里等着,没想到儿子真的又提前出来了。“考得怎么样?”
“不难。”
谈远这话一出,客栈大堂的人都看向他,发现是个小孩,脸上什么表情的都有。
“好好,晚上爹去看榜,你在客栈好好读书。”谈建道。
晚上,谈建看榜归来,本想假装生气,可是怎么也不行,于是笑着抱起儿子,“中啦!远哥儿是第一名。”
真是第一名?!谈远心里的石头放下。
“太好了。不过,爹,后面还有呢。”
谈建在放榜的地方被人狠狠捧了,现在对儿子非常自信,“就是后面再多场,那也是我们第一。”
“那是,爹,我先睡了,你记得叫我。”
为了叫儿子,谈建也早早睡了。
第二天,照样搜身进考场,这一场考的是五经,还是写八股文。
这么喜欢八股?谈远一边嘀咕一边写。正写着,天上下起了雨。谈远想起这回屋顶没铺油布,吓了一跳,连忙抬头。
却原来,这屋顶好好的呢,根本不漏,他带的油布没用上。突然想起来,白白地受了一惊。
不过林知府不错,号房搞得比永宁县的好多了,永宁县的号房质量太差了。
这次放头牌照旧,但是外面下着雨,没人出去交卷,都怕雨污了字。谈远也没出去,他把写好的卷子仔细收好,开始吃午饭。
午饭是馒头和肉脯做成三明治吃,再喝点水。吃完他坐着闭目养神,想着如果自己是一个县令,怎么保障号房的质量和维护。
放二牌了!
积压许多的考生一个接一个地交卷,但有知府和衙役压着,这么多人,竟然只有走动声,没有说话声,谈远十分敬佩。
“爹!”
“远哥儿。”谈建上前给儿子拿东西,看到谈远没吃完的馒头,心里十分自责,“你这几次都早早考完,吃的都没吃,我说你不如不带,省得累着,结果……”
“爹也是关心我,我这不是带了吗?爹走了这么远?我们回去吧?”
这一场雨引起了不少变化,但最受影响的还是今晚就要出榜的府衙。为此,林言这个知府也得来改这些童生都不是的人的文章。
他越看越头疼,这些人怎么连个文章都不会写,“狗屁不通!词不达意!歪七扭八!语无伦次!”
旁边的府学教授忙去劝,“大人学富五车,看这些小儿自然是百般不对,可他们也是好好学了的啊,大人还是录一两个吧!”
林言拿起一张卷子,教授一看,原来骂归骂,该录的还是录了,于是他归座。
到底还是在放榜时间以前改完了,林言拿起府学教授给他的十张卷子正要仔细评判,就发现最上面一张,竟然是一个叫谈远的。
谈远,籍贯江西省抚州府永宁县?还真是那个谈远,他仔细把这人的文章看了一遍,不错。
看完一遍,谈远还是在最上面。林言拿着十张卷子问:“第一场的第一是谁?”
府学教授道:“我依稀记得是个叫…谈远的,年纪挺小。”
“你又把他排成第一了,你是依稀记得?哼!”
被揭了老底,府学教授也不慌,“再怎么样,他的学识确实是第一,童生不用说。以后嘛,我们管不着。”
确实,谈远肯定会是童生,至于要不要塑造12岁秀才的神话,那是南昌那帮人决定的。
林言道:“嗯,就这样,放榜吧!”
第一名又是谈远,前十名的名字都被红笔圈了起来。
谈远想,第三场不出意外也会是第一吧?
第三场考的是试贴诗,讲究格式韵律,要颂圣,其他不重要。
要求是五言八字,“藏”字为韵。这可以说有点难,主要是谈远有点完美主义,修修改改后他写了一首。
“甫得香巢稳,莺迁愿始偿。
林容犹觉嫩,叶底已堪藏。
浅晕柔荑碧,低翻绣羽黄。
绕堤纷映带,选树费商量。
翦翦裁风细,深深坐雨凉。
曲才金缕试,阴待翠帷张。
雾影轻遮縠,春声暖入簧。
高飞依上苑,鸣盛叶鸾凰。”
欣赏了一会儿,觉得写得有些华丽了,待要改,又怕改得更差,干脆收拾好,不看了,只等着交上去。
这期间他坐在号房里想,童生是板上钉钉了,八月份要和龚子传一起考秀才,龚子传能考上秀才吗?
难!龚子传杂学旁收地太多,要是林知府这样据说规矩的人,爱才一点可能还录他,要是太古板的,一眼就黜落了。
不知道这次能不能中秀才,特别想中秀才的龚子传撑不住了,他压力特别大。他想接地气缓解压力,去和花草树木亲近,但他又不爱动,于是给了自己五天,租牛车到处去。
结果只花了一天去了三个村子,后面四天都在第四个村子。干嘛呢?帮人,为此他惹上了一个大麻烦,还是多亏了谈远才解决。
原来事情是这样的。因为永宁县的号房质量太差了,这个村里的两个小学生去参加县试,其中一个因为晚上下雨着凉了。他不严重,只是流鼻涕,但是回来后,这家人的顶梁柱被过了病气,三十来岁的人就这么没了!
他去了,留了妻子和一对儿女。孤儿寡母在这个世道本身就不容易,更别说她的婆母和公爹都向着大儿子。小儿子一去,他们对他就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