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陛下放心,我超会做官》

66. 江南西道(6)

《陛下放心,我超会做官》小说免费阅读

室内烛火微摇,映照着案几上那一箱箱账册,沉甸甸的,似乎压着千钧之重。

李经彦站在书案前,望着箱子,脸色仍显苍白,神情却已然坚定。

他要带着账册进京?

她微微偏头,眼底闪过一丝讶异,原以为此次宣州之行不过是普通事宜,未曾想,李经彦竟是带着如此东西而来。

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疑问,或是察觉了,也并未在意。他迈步走到箱前,缓缓抬手,指腹拂过木箱表面,低沉的嗓音响起,像是深夜的风,沉稳而遥远。

“象山之战已定,按理,该回京述职。”

关宁本只是想借阅江南西道关于宣州府的账簿,未料到李经彦竟亲手将整箱、账册呈上。

她怔了怔,眉头微微蹙起:“李大人,您……”

赵怀书亦是目光微凝,透出几分思索。

李经彦轻叹一声,缓缓坐下,抬手按住额角,像是积压的疲惫终于浮现。

象山一战后,他本就打算进京。

他目光落在那一箱账册上,这些账册他本打算亲自带进京,向圣上请罪。

李经彦抬眸,看向他们,语气平缓:“二位莫要惊讶,这些账册,本就该进京。”

关宁一愣,神色微变,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他并非不知江南各府的亏空,也非全然无察,而是——他要背负所有的罪。

她眸色微冷,声音低了几分:“请罪?李大人,您是想……”

李经彦轻声道:“我是江南西道的按察使,江南之事,地方官吏贪墨,我治下不严,监管不力,罪责难逃。郎溪灾情,民间怨声载道,百姓受苦,这是我的失职,未能阻止贪腐,未能尽责清理地方官吏,致使百姓受苦……这些罪,是我的。”

他顿了顿,声音压得更低了一分:“此罪,理应由我一人承担。”

言语间,不见怨愤,也无辩解,唯有一股隐忍的自省。

赵怀书眸色一凛,心中已然明白他的意图。

关宁望着他,心中复杂难言。

李经彦不是无能之辈,恰恰相反,他是极聪明的人,他既然知晓江南的腐败,却为何迟迟未曾出手?

答案很简单。

因为他要护住左相。

左相李衡,位居朝堂巅峰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江南官员多出其门下。

谁都知道江南官场的势力盘根错节,而这一切的背后,站着的是左相李衡。江南各府的账目,若彻查,必定牵连甚广。

他深知自己无法阻挡这一切,于是只能提前布局,亲自将账册送往京城,先一步揽下所有罪责。

可若是由李经彦一人揽下,罪责便至此为止。

既然无人站出来,那他便来承担这一切。

账册上的每一个数字,都是枷锁。

是他为左相固守江南时,所欠百姓的一笔笔血债。

他要带着这些账册进京,将罪责一并揽下,愿以一己之身,换左相无虞,换江南百姓一线生机。

关宁静静看着他,眼底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神色。

她不得不承认,左相的眼光确实精准。

他培养出的李经彦,聪慧、果断,懂得在乱局中寻找平衡,甚至在关键时刻,不惜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。

这样的棋子,是无可替代的。

但李衡或许并未想到——

这颗棋子最终做出的选择,不再是朝堂间的算计,而是背负起百姓的生死。

关宁收回思绪,深深看了李经彦一眼,最终缓缓颔首,郑重道:“李大人之心,令人敬佩。”

这一局,早已超越个人的生死荣辱。

她无法评判李经彦的选择是否正确,也无法阻止,他已经下定决心的事。

片刻后,她缓缓拱手:“李大人,此事……多谢了。”

她拱手一礼,双手接过账册,转身离去。

赵怀书亦是看了李经彦一眼,神色复杂,随即提起箱子,步伐沉稳地走出房门。

待二人身影消失,房间内终于恢复了寂静。

院中。

“左相用人,眼光确实极准。”赵怀书忽然开口,语气淡淡。

关宁亦是低低叹息:“不仅如此,左相在朝堂的布局,亦是深不可测。”

***

烛火微微摇曳,映在李经彦的脸上,竟显出几分疲惫的苍白。

他微微闭眼,静静地站在那里,片刻之后,终于松开了握紧的拳,可下一瞬,他的身子猛地一晃,脚下一个不稳,整个人踉跄了一下。

“小心!”

身后的小吏见状,连忙冲上前扶住他,急得不行:“大人,您撑了一整晚了,快些休息吧!”

李经彦抬手按住额角,指尖冰凉,喉头涩然:“无妨……”

可话音未落,身子已微微晃动,终究脱力倒下。

小吏慌了神,连忙探向他的额头,一触之下,掌心尽是灼热。

“大人,您发烧了!”

他猛然想起,这一路上,李经彦几乎未曾停歇。

象山战事初定,他未曾片刻停歇,便立刻收拢军队,整理地方政务。

他知晓战后最紧要的,是稳定军心与民生。

象山的雨一直未停,他穿着战袍巡查各府,衣衫被雨水浸透,寒意直逼入骨,可他无暇顾及。

等他整理完江南账目,已是五日之后,他换了一件干净的外衣,便立即踏上了北上的路。

一冷一热之间,他并未在意,可连日奔波,马不停蹄地赶至宣州,加上刚刚心绪的起伏,他终于支撑不住。

小吏慌忙扶着他躺下,急得额头冒汗:“大人,您已连夜奔波,不可再撑了!”

可李经彦闭了闭眼,低声道:“此事……未完。”

他还有事要做,他还要写请罪奏折……

可眼前的烛火已经模糊,耳畔的小吏声音逐渐远去,意识渐渐陷入一片沉沉黑暗。

小吏见他终于昏过去,顿时大惊失色,连忙朝外喊道:“快去请大夫!”

***

李经彦的意识在昏沉中浮浮沉沉,仿佛置身水中,听得见遥远的声音,却始终无法睁开眼。

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贴着他的额头,像是轻轻拂去岁月的疲倦,又像是在无声地叹息。有人在替他更换衣物,指尖触及他被冷汗浸透的衣衫,带着几分克制的轻柔,却未曾停顿。

他忽然想起数年前的一个夜晚。

彼时,也是这样的大雨滂沱。

那年冬日,京师骤雨,寒意刺骨。

李经彦奉旨入京,风雨兼程到了长安,只是换了外衣,便穿上朝服马不停蹄地进了宫。

他在御前请命,奏折递上,皇帝语气不动声色地问了几句,末了道:“下去吧,朕知道了。”

李经彦俯身告退,雨水沿着里衣滑落,他的手冰冷,却仍是行礼如常,步伐不疾不徐地退出殿门。

他未曾回府中,而是直接往左相府去。

夜已深,府中灯火未熄。

他方才跨过正厅的门槛,正厅的屏风后便有人影闪过。

左相李衡,已年过花甲,听闻他来了,匆匆披了件外衫迎出来。

“经彦?”

李经彦拱手行礼:“老师。”

随即,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:“你这孩子,这么晚了这么还来!”

李衡自屏风后快步走出,眉头紧皱,神色间透着难掩的担忧。

他盯着李经彦,目光在他衣袍上停顿片刻,随即微微抬手,指尖落在他内里衣服的袖口,轻轻一捏,顿时察觉到那衣料上的凉意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